目前美中貿易摩擦對台灣經濟的影響有限,本行將持續關注其後續發展並妥適因應
中央銀行新聞參考資料 107年7月5日發布
<網址:https://www.cbc.gov.tw>
目前美中貿易摩擦對台灣經濟的影響有限,本行將持續關注其後續發展並妥適因應
一、美國及中國大陸將自本(2018)年7月6日起,對彼此約340億美元的進口產品加徵25%關稅
(一) 本年6月15日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宣布,擬對中國大陸1,102項,合計約500億美元進口產品加徵25%關稅。區分兩階段實施,第一階段818項,本年金額約340億美元,自7月6日起生效;第二階段284項,本年金額約160億美元,生效日期及項目未定。
(二) 中國大陸於翌日(16日)宣布,本年7月6日起,對美國大豆等農產品、汽車、水產品等進口加徵關稅,稅率為25%,涉及2017年自美國進口金額約340億美元;另擬對美國化工品、醫療設備、能源產品等進口加徵25%關稅,涉及2017年自美國進口金額約160億美元,最終措施及生效時間另訂。
二、初估目前美中貿易摩擦對台灣經濟的影響有限
(一) 有關雙方加徵關稅清單的品項內容:
1. 美國對中國大陸加徵關稅清單方面,金額最大類別為機械設備及電子資通訊(ICT)產品,惟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有關上述清單產品多供應當地內需,且手機、筆電等終端產品未列入該清單;部分積體電路雖納入第二階段清單,惟台灣半導體產業技術領先,初步判斷,對台灣衝擊有限[1]。
2. 中國大陸對美國加徵關稅清單方面,以美國當地農特產品為主,且台灣參與美國製造業生產的比重較低,故與台灣製品的相關性較小。
(二) 推估涉及此次美國對中國大陸進口加徵關稅清單產品中,台灣所創造的附加價值占台灣GDP的比重不大。
根據OECD-WTO TiVA(附加價值貿易)最新資料,本行估算2017年美國自中國大陸進口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加徵關稅清單產品中,台灣創造的附加價值占台灣GDP的比重僅分別為0.14%及0.07%[2]。
三、未來須關注全球貿易衝突是否持續擴大及對台灣可能的影響
(一) 美國川普總統於本年6月18日責令USTR另提總值2,000億美元自中國大陸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清單;並提及若遭反制,將增加對中國大陸2,000億美元商品徵收額外關稅。
(二) 本年美國對進口鋼鋁產品加徵關稅,已引發歐盟、加拿大、墨西哥、俄羅斯等國相繼反制;近期美國計劃可能提高汽車及相關零件進口關稅,與各國衝突加劇。
四、近期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度上升,本行將持續關注全球貿易摩擦之發展情勢並妥適因應
(一) 美國經濟穩定增長,Fed持續升息,國際美元走升,加上6月15日USTR公布對中國大陸加徵關稅清單等因素之影響,截至7月3日,亞洲主要貨幣對美元多呈貶值,相對6月15日之貶值幅度約介於0至3.8%之間,新台幣對美元貶值幅度1.9%,大致居中。
(二) 台灣國際收支健全、經常帳持續順差、外匯存底充沛,加上新台幣匯率維持動態穩定、政府幾無外債,承受國際資本流動的能力相對亞洲其他國家為佳。
(三) 近期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度上升,本行將持續關注全球貿易摩擦之發展情勢。若有不規則變化(如短期資金大量進出)及季節性因素,導致匯率過度波動與失序變動,而有不利經濟與金融穩定之虞時,本行將本於職責維持外匯市場秩序,並提供市場充分流動性,以支應正常經濟活動所需。
備註:
業務聯繫單位:經濟研究處國際收支統計科 電話:(02)2357-1753
新聞聯繫單位:秘書處聯絡科 電話:(02)2357-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