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參考資料(謝森中先生紀念學術研討會 中央銀行彭淮南總裁講辭)
謝森中先生紀念學術研討會
中央銀行彭淮南總裁講辭
7/9/2009
朱董事長、謝總裁的家屬、與會貴賓、各位先生、各位女士:
民國93年4月,前中央銀行總裁謝森中先生告別人世。為了追思謝總裁的生平及事蹟,今天我們齊聚於此。本人很榮幸能有此機會,得以再次向謝總裁致敬,同時回顧他領導央行時的重大貢獻。
謝森中先生於1989年6月就任中央銀行總裁。中央銀行的四大目標為促進金融穩定、健全銀行業務、維護對內及對外幣值穩定,以及協助經濟發展。若以此為基準,謝總裁肯定是一位非常傑出的中央銀行家。在他擔任央行總裁的五年期間,國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平均年增率為3.9%;經濟成長率平均為7.13%;新台幣匯率相對穩定,我國國際收支情況良好。
1980年代晚期,台灣面臨日漸升高的金融自由化壓力,謝總裁責成本人於1989年成立台北外幣拆款市場。1990年,該市場成交量為1,450億美元,及至2008年,其成交量已高達近2兆美元;交易量在18年內,成長了14倍之多,相信謝總裁一定會為此成果感到欣慰。之後,隨著金融全球化加速發展,謝總裁高瞻遠矚,先後在1993年及1994年,分別於紐約及倫敦設立辦事處,使央行得以24小時持續從事外匯及債券交易。在最近這波金融風暴期間,這項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謝總裁在建立金融外交方面亦扮演舉足輕重的關鍵角色。1992年,在他的敦促之下,我國央行成為「東南亞國家中央銀行組織」(The South East Asian Central Banks, SEACEN)的會員國。同年,我國亦加入中美洲經濟整合銀行(Central American Bank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CABEI),之後也與美洲開發銀行(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IDB)及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EBRD)建立緊密的關係。
1989年,謝先生接任中央銀行總裁的人事令剛發布後,即在交通銀行約見本人。這些年來,本人對謝總裁的尊敬與景仰與日俱增。他的敬業與親切,開闊的心胸與對人生的熱情,為我們立下良好的典範。他常以做一個「快樂人」的6大要件自勉勉人:有專業熱忱、有快樂家庭、有知交、有和諧相處的辦公室人際關係、有文學藝術修養、有宗教信仰。這個看似尋常的哲學,卻是謝先生一生成功的奧秘。
本人十分榮幸能追隨謝總裁多年,他不僅是優秀的導師,也是本人的楷模。五年前,謝總裁離開人世。值此動盪世局,他的崇論宏議與指導忠告,更令人無限懷念。他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願主賜福!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