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研究報告:台灣與南韓由政府帶領創新,創造了經濟奇蹟
中央銀行新聞參考資料 104年6月26日發布
<網址:http://www.cbc.gov.tw>
IMF研究報告:台灣與南韓由政府帶領創新,創造了經濟奇蹟
國際貨幣基金(IMF)於本(2015)年6月23日發布一篇由Reda Cherif與Fuad Hasanov署名的研究報告,報告中盛讚台灣與南韓由政府帶領創新,創造了少有的經濟奇蹟,值得作為尚未跳脫「中等所得陷阱」(middle-income trap)國家的典範。
Cherif and Hasanov(2015)係利用世界銀行的資料,研究「中等所得陷阱」現象;他們發現,1970~2010年間,167個樣本經濟體中,僅有賽普勒斯、捷克、希臘、愛爾蘭、南韓、馬爾他、葡萄牙、斯洛維尼亞、台灣等9個經濟體,成功在這40年間躍升為高所得國家。
Cherif and Hasanov(2015)特別指出,這9個經濟體中,僅有台灣與南韓,於1970年間的人均GDP較馬來西亞為低,而後又突破「中等所得陷阱」,一舉躍升為高所得國家,這樣的歷史紀錄,堪稱經濟奇蹟。
一、台灣與南韓成功突破「中等所得陷阱」的關鍵
Cherif and Hasanov(2015)比較創造經濟奇蹟的台灣與南韓,以及未能突破「中等所得陷阱」的馬來西亞,兩者成長模式的不同,結果發現,馬來西亞高度依賴跨國企業及外人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希望藉以促進出口升級與技術轉移,但可惜效果未如預期;部分研究即指出,跨國企業並非技術轉移的關鍵。
相反地,主要仰仗本國廠商來創造技術的台灣與南韓,在創新與增進生產力方面,非常成功;這是因為,由本國廠商創造並散播技術,是改善生產力、促進創新,以及技術升級的關鍵。增加研發支出、改善教育品質、提高科學與工程領域畢業生的比率,並推行政策創建本國高科技部門,是台灣與南韓突破「中等所得陷阱」的重要原因。
台灣與南韓的經驗,表明政府帶領本國技術創造、努力發展尖端科技,而非墨守成規、依循往例發展的重要性。以台灣而言,政府直接介入創新過程,並借重具有相關經驗的海外歸國人士,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這樣的運作方式,有助於中小企業與廠商在全球價值鏈(global value chain)生存;而南韓則為了創造全球性的品牌,鼓勵財閥投入汽車、造船、電子等產業,但最終各個產業中,僅有少數財閥能存留下來。
二、政府當領頭羊,台灣電子業闖出一片天
(一)台灣電子業的發展背景
電子業是台灣過去數十年來,重要的成長引擎;該產業的發展始於1970年代早期、欲改變進口替代策略(import-substitution strategy)之際;但當時卻面臨不利的環境,國內廠商不願冒險投入新科技,國際市場又由先進國家的大型製造商所主導。
為突破上述困境,台灣政府設計了一套策略:
1、打造中小企業,並與跨國企業建立長期產業關係。
2、政府不依賴跨國企業轉移與散播新技術,而係由公共與準公共研究機構帶領創新,成為產業發展的源頭。
3、由政府當領頭羊,於發展早期即躍升尖端科技。
4、大量投資於相關人員的海外訓練,形成具有高價值技術經驗的技術團隊,並與美國矽谷建立非正式的聯繫。
(二)台灣電子業的發展歷史
1970年代,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後於2012年更名為行政院科技會報)、工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工研院)等組織的創設,便是為了提供政府有關科技發展策略的建議;1980年代,新竹科學園區便在上述組織的推動下設立。
與美國電子業談授權或技術共享協議,是工研院的典型運作模式;將工程師與技術員送至美國合作夥伴處接受訓練,歸國後成為具有經驗的團隊,接著再分割出去,成為「衍生廠商」(spin-off firm),並由政府支援40%~50%的創始資本。
1980年代,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及工研院,在半導體產業中,成功創立了18家分屬不同部門的廠商,其中亦包括設計部門;技術的散播由此開始,不僅是透過第二輪廠商衍生的直接散播,亦透過員工離職自行創設公司的間接散播。1990年代中期,當台灣政府決定結束上述運作模式時,電子業的領導廠商已投入鉅資於研發,台灣亦已站在科技的最前端。
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電」)便是衍生廠商的首例,2013年,聯電是全球第3大的半導體代工廠商,市占率達10%;事實上,同年全球最大、有著高達50%市占率的半導體代工廠商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簡稱「台積電」),則是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及工研院催生衍生廠商的另一個成功典範。
三、台灣由政府領導創新的成功模式,值得他國效法
Cherif and Hasanov(2015)總結指出,台灣政府領導創新策略,派員出國受訓、建立技術團隊、催生衍生廠商、資助創始資本的科技發展運作模式,成功帶動台灣經濟發展,突破「中等所得陷阱」,一舉躍升為高所得國家,堪稱經濟奇蹟。台灣成功的經驗,值得作為尚未跳脫「中等所得陷阱」國家的典範。
本文摘譯自:Cherif, Reda and Fuad Hasanov (2015), “The Leap of the Tiger : How Malaysia Can Escape the Middle-Income Trap,” IMF Working Paper, No. 15/131, June 23.
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cat/longres.aspx?sk=43021.0
備註:
業務聯繫單位:網資小組 電話:(02)2357-1626
新聞聯繫單位:秘書處聯絡科 電話:(02)2357-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