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中央銀行-中文版

:::

新聞參考資料(歐洲央行貨幣分析的架構與工具)

發布日期:
中央銀行92/03/08新聞稿 中央銀行新聞參考資料 92年3月8日發布
<網址:http://www.cbc.gov.tw>
歐洲央行貨幣分析的架構與工具
各國中央銀行在執行貨幣政策時,多採取某種貨幣政策架構,如貨幣目標架構、通膨目標架構、匯率目標架構或無明示目標架構等。就歐洲中央銀行 (European Central Bank, ECB) 而言,其特殊的「雙支柱」貨幣政策操作架構,曾引起學界諸多討論。Klaus Masuch, Huw Pill 與 Caroline Willeke三位ECB經濟研究人員的論文 "Framework and Tools of Monetary Analysis"中,特別從ECB內部的觀點,細述該行貨幣政策操作策略中,為何特別重視廣義貨幣,以及進行分析時所涉及之若干重要問題。茲摘要該文重點如下:
一、1998年,歐洲中央銀行管理委員會 (Governing Council) 宣布其貨幣政策操作策略的主要內涵為:
1. 針對歐元區的貨幣政策首要目標─維持物價穩定,提出一個量化的定義,即調和消費者物價指數(Harmonised Index of Consumer Prices, HICP)年增率應低於2%。
2. 建立一分析經濟資料的架構,作為貨幣政策決策的基礎,其中,「第一支柱」(first pillar) 係指,在貨幣政策的形成過程中,賦與M3貨幣總計數一特別重要的角色,以確保物價穩定,「第一支柱」主要係藉由M3成長參考值 (reference value) 的公布傳達給大眾;「第二支柱」(second pillar) 則為針對其他的經濟金融變數進行廣泛的評估分析。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支柱」並非僅指M3年成長參考值,尚包括使用M3組成項目、M3相對科目(特別是信用)等所進行的結構性分析。
二、外界經常誤以為ECB具有多重的貨幣政策目標,即在「第一支柱」下,係以M3作為中間目標,但「第二支柱」則是直接釘住通貨膨脹目標。本文強調,維持歐元區的物價穩定是ECB的主要目標,而貨幣政策策略的雙支柱均應視為協助達成此一最終與最主要目標的輔助工具。M3貨幣成長率特定參考值的發布,並不代表其被賦予中間目標的地位。
三、在ECB的操作策略中,賦予貨幣一特殊角色的主要理由如下:
1. 總體經濟學中,最引人注目的實證規律性之一即是貨幣數量與一般物價水準間的長期穩定關係。因此,在貨幣政策決策中,應該賦予貨幣一特別重要的地位。
2. 因為具有操控準備貨幣供給的能力,中央銀行對於短期利率、貨幣數量以及最終物價的變動,才具有影響力。假如中央銀行挹注了比維持實質經濟活動所需更多的流動性,則最後終將反映在物價水準的上揚。
3. 實證研究顯示,歐元區的廣義貨幣總計數(特別是M3)與物價水準之間,在中期具有一穩定關係。此外,貨幣與信用總計數對未來物價變動亦具有領先指標的特性,特別是以較長的期間來看。
4. 貨幣資料通常可及時取得,且統計品質也較其他總體經濟資料為佳,因此,貨幣分析能提供決策者較迅速且較正確的指導方針。
5. 過去其他國家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操作策略中,因為賦與貨幣及貨幣分析吃重角色,因而獲致成功的範例,自然也鼓勵ECB賦與貨幣一特別重要的地位。
四、ECB選擇以M3作為訂定參考值的貨幣總計數,主要係基於兩個理由:第一,就概念上而言,較廣義的貨幣總計數(如M3)與物價的關係較為穩定,因為其內化了 (internalized) 銀行存款與其他貨幣性負債間的相互替代情形,因而降低金融機構之負債結構變動所造成的貨幣需求不穩定問題。第二,就實證研究而言,在貨幣需求函數穩定性、以及作為通貨膨脹的領先指標方面,M3均具有相對優勢。
五、ECB在比較M3成長率與其參考值時,所採用的是M3年增率的三個月移動平均值。然而,ECB不僅重視該三個月移動平均值,也密切注意年成長率本身以及較短期(經季節調整)的成長率變動。同時觀察數種時間數列變動趨勢,有助於釐清基期效果 (base effect) 與近期變化 (recent development) 間的混淆。
六、參考值的設定為中期導向 (medium-term orientation),意謂貨幣成長短期內偏離參考值,不一定代表物價穩定受到威脅。因此,ECB不會對M3偏離參考值時採取機械化的反應,而將仔細分析偏離的原因,以找出造成偏離的經濟干擾因素為何。
七、由於許多貨幣需求的決定因素缺乏可靠的長期資料,且貨幣需求模型應如何設定方為適當,亦存在甚多問題,因此專家基於經驗與學理的研判於決策機制中須扮演重要角色。
收合/CLOSE
回頁首